tx

熊猫不是猫QAQ

平平无奇小熊猫
322,063
文 | 风思骨
全文约2928字 阅读需8分钟

『“在这片领土之中,最受拥护的是以‘讲台’为中心的教学集体。

所有的孩子在家里或许贵为掌上明珠,但在这个不缺孩子的‘小人国’——教师才是‘领主’,孩子便如同“朝中群臣”。

获得了老师的鼓励、微笑乃至眼神,能让他们骄傲着乐呵半天。

因为这代表着‘领主’的青睐,‘同僚’的艳羡,‘家眷’的认可,所以‘争宠’便成了众学子懵懵懂懂的人生第一课。”』


——“我的幼儿园记忆”

幼儿园幼儿园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启蒙教育无论在中外还是古今都是每个时代的社会痛点之一。

上关民族国家的嬗变发展,下引黎民百姓的人生轨迹,牵动着无数颗为之奔波劳苦的父母心。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教职工体罚甚至虐待幼儿事件一次次将普罗大众的心猛揪到嗓子眼儿。

这些恶行激起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也促使我们不断加强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

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更加狡诈而隐蔽的校园“冷暴力”。

这种来自教职工和同辈幼儿的“心理惩罚棒”往往无声无形,更难以察觉,多涉及优劣标签、同伴孤立、言语指责等方面。

在深层次腐蚀、甚至摧毁幼儿尚未健全成熟的心理价值防线,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畏惧交流。

严重的可能导致孤僻性格,对孩子造成一生都难以抹去的心灵阴影和精神创伤。

校园暴力校园暴力

(以下内容来自一位朋友的分享,他坦言,这些2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如今依旧对他的心理和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

自懂事起,我便不喜欢学校这个地方。

可能因为内向、木讷的天性,自然我也不太喜欢与陌生人接触,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上幼儿园试听的第一天我便抽缝偷偷溜回了家。

所幸家倒不远,家人也是开明,因此我就延长了一年的“学前假期”。
踏进了幼儿园流光溢彩的大门,那些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簇拥着似乎在欢迎每一个小朋友,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面前徐徐展开的并非一个五彩斑斓、学友甚欢的启蒙天地。

准确的说,它就是一个“小人国社会雏形”。

小人国小人国

一:对号入座

“梁帆(化名),你到后排坐!”

这句话说了不少于三次,每次都掷地有声不容辩驳。

接着便有个衣着朴素、唯唯诺诺的身影一步步挪到教室后排,捡个角落蹲了下去......

身影的主人便是我,教室的桌椅不是固定人员的,曾经的我以为是遵循“先到先得”公平公正的原则。

但在经历了三次试错之后,驽钝的我才幡然醒悟,原来我是那个前排座位永远得不到的男孩。

“你比较高,坐后面不会挡着别人”,老师解释一句。

“我高?”,眯眼细望前面坐得笔直的小朋友,我摸着自己的板寸感觉我和他应该差不多吧。

但我眼睛抓住了周围同学仰望老师的专注目光,我明白了,老师怎么会错呢!

或许,这可能是我未来十几年学海苦旅都自觉远离前排座位的一点原因吧。

二:文明用语

幼儿园的如厕方式无非两种,要么听老师的“闻令倾巢出动”,要么自己打报告“单枪匹马”。

我在农村长大,或者说当时我的同学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上课期间作为一个守纪律、听师话的好孩子,我在有了“内急”之意后第一时间便向老师打了报告。

“老师,拉屎呀”。

“老师不想拉屎”。

当时的我愣在原地,我挠着头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这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面前的女教师在说完这句话后便不再理睬我,继续和旁边的一个女孩谈笑。

面对胸腹之意,我又诺诺地重复了一次,得到的还是一成不变的回应。

虽然心有不甘,但我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忍受了近20分钟的“如坐针毡”后,我再次鼓起勇气奔向讲台。

“老师,上厕所呀!”

“去吧”。

我的改口完全是因为脑中灵光闪烁,我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只感觉应该换句话,因为文明用语?

或许吧,或许还是我过于驽钝未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童言无忌 人心可畏

背上这只书包上幼儿园已经有两周了,但对它的喜爱依旧没有削减。

这是一种老式的双肩背包,我妈买的、我挑的,蓝色的布料上印有简单的动画角色,背包外皮搭扣下来,顶部是一只塑料把手方便提拿。

对于一个爱书的小孩来说,将书放进喜欢的书包每天背来背去在当时便是一种难得的心灵享受。

如往常一样,某节课某老师没有出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叽叽喳喳讨论着“领主”的去向。

“我知道,老师去找某某老师了”,有人说道。

“刚才我看见老师去校长那屋了”;

“没人上课,咱自己玩吧”;

我无聊地嘀咕着,“老师说不定上厕所去了”。

“谁说老师上课放屁了!”

“嗯?我也听到了,好像是那边传来的!”

“是梁帆!刚才他说的,我听见了!”

“对!我也听见了!”

......

“没有啊,我没说啊,我说可能上厕所了,谁说放屁谁是小狗!”

然而面对群舌喧闹,我的声音倍显无力。

终于在阵阵骚乱中,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一时间众人如被掐住脖子般无法言语。

“老师,梁帆说你上课放屁很臭!”一道刺耳的声音在教室里弹射开来,“对!说了!”,“我也听到了!”......

一道凛冽的目光打在我的脸上,看到那个人面沉如水我竟连反驳的声音都弱了几分,就这样我如芒刺背,内心惴惴不安地熬过了整节课。

霸凌霸凌

果然,放学后我被留校了。

中午,我提着自己的书包在教师办公室门口看着那位老师,她似乎在和别人谈论这件事。

我只朦朦胧胧记着我被推搡着,书包被拽着把手甩来甩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挪动几步捡起地上的塑料把手,用手抱着书包往家走,当时的心情甚至有些万念俱灰,比起书包坏了的心疼,我更担心母亲因此责怪我。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我掀起厨房的门帘,母亲边洗碗边询问我,而我一脸的颓丧。

我记不清我说了什么。

如今的记忆只有母亲拉着忐忑不安的我,拿着我破损的书包,我亦步亦趋跟着她走在去幼儿园的那条巷道上。

校园暴力校园暴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求学归来,谁家父母不希望看到孩子这种溢满了童真童趣的蓬勃朝气呢?

但面对当下堪忧的境况,

一方面我们很多地区的学前教育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幼儿园科学保教的理念及素养能力亟待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成长体系尚有缺陷;
另一方面,许多低龄儿童的心智还不够成熟:

还未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线,却已经在承受着“冷暴力”的行为和伤害。

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能成为“冷暴力”的载体。

调皮调皮

事实上,在社会、学校、家庭三道防线中:

认真、负责的教育工作者队伍,是社会面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威胁时最重要也最有力的

第一道防线。

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时时在脑海中绷紧这根弦,防微杜渐。

切忌拿“没有恶意的行为”作“挡箭牌”。

既要坚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道德情操,也不能忽视看似童真的孩子们心中任何一点

黑暗的恶意。

童年童年

一切的精英教育都比不了“爱的教育”
在爱的教育中,家长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要求家长应该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教授孩子学会表达不满情绪、学会拒绝,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困难,成为孩子心灵上的永远依靠。

教书先“立人”,这是从启蒙教育开始就应该贯彻的基础文明。
——end

版权声明 ▶ 本文作者:panda
▶ 本文链接:https://panda995.xyz/life/175.html
▶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核实删除。
▶ 转载本站文章需要遵守:商业转载请联系站长,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条评论
user 编辑评论信息
插入图片

隐私评论